Search


三十年前的今天。

【解嚴了,就離「民主」不遠了嗎?】
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三十年前的今天。

【解嚴了,就離「民主」不遠了嗎?】

距離30年前的今天,蔣經國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正式宣布「臺灣將於次日(1987年7月15日)零時起解除中華民國臺灣省、臺北市、以及高雄市實施的戒嚴令戒嚴」,並以《總統令》第4794 號發布。

長達38年的戒嚴體制終於在1987年解除了,但當時的臺灣就可以說是「民主化」了嗎?實則不然。

這是因為凍結憲法賦予人民的相關權力的「動員勘亂體制」依然健在,像是內亂罪、預備內亂罪等等罪名,始終掐住想要爭取政治權力的知識份子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明在1987年就已經解嚴,卻有一個人在1989年還必須以非常激烈的自焚方式爭取「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」。

宣布解嚴後的30年,我們對於「民主」的想像,是否有所不同呢?

#臺灣史上的今天
#鄭南榕
#言論自由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「歷史是由生於現代的我們,對於過去的探問。為了當下自身生活的理解,或是為了決定今後必須前進的方向,歷史對我們才有必要性。但是,『現在』轉眼間就成了過去,『現在』的模樣也不斷在變化著。對於過去的探問,當然也應該同樣不時地更動。該用什麼觀點看待過往,過去什麼是重要的,對於每個人,每個團體,還有每個時代,都不一樣。對過往的解釋和理解,絕非一成不變,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。」 「現代應該有現代所需要的歷史認識。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問題認真的討論,嘗試催生新的歷史認識之際,力量就產生了,而時代的齒輪又一次開始走動。現在對歷史學者而言,最重要的不是忠實地遵循學界的『常識』,而是拋開過去的想法,提出符應時代的構想。」 「現代人所需要的歷史觀點是什麼呢?那就是新的世界史。所謂的世界史,是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為基礎,為了深刻且持平地理解在今日全球化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事件,並訂定社會將來走向,進而產生的必要教養。」 ──羽田正
以臺灣為起點,描繪屬於未來的全球歷史。
View all posts